今年5月台股再度衝上萬點,現在站上萬點已近3個月,絡續刷新萬點最久新記載翻譯台灣經濟看似榮景一片,但其實否則翻譯本刊查詢拜訪,近期大企業陸續傳出人力調劑新聞,像科技大廠華碩電腦6月就宣布組織人事調劑,將數百位員工一口吻調入原本的人力平台,構成非凡的在職待業狀態,形同隱性賦閑。據本刊查詢拜訪,國內最大的筆記型電腦、主機板及手機品牌業者華碩電腦,六月中旬就進行了大範圍的人力資本調劑,開出勞資關係的第一槍。首要是華碩面對了毛利下滑、營運逆流的挑戰,不能不進行組織上的調劑,因應組織調劑華碩提出了人力平台(Talent Pool)的組織編制,而不是直接裁人。今朝在小我電腦部分的工程師Danny透露表現:「目下當今公司草木皆兵,本身不知道那一天會中獎(編入人力平台),目下當今大情況前提欠好,經濟不景氣,公司這小我力調劑辦法讓人感覺很不安。」他提到,台灣的企業對照少直接裁人,都是用各種體式格局逼翻譯公司走,例如把人調到其余單元、處所等等小動作翻譯知戀人士Katty說,華碩六月最先進行的組織調劑,分為小我電腦、電競及手機三大焦點事業,調劑後多餘的人力就全都編納在人力平台中,由人事單元同一治理。儘管華碩劃定,將來有人力需求時,必需優先在這個平台挑選,可是要等多久可以轉出,沒有人敢打包票。也就是等於被冷凍了起來。此外,華碩員工薪資包括兩大部門,一個是根基薪資,一個是獎金,獎金是看單元的事迹表示來決意的,而這個平台內的員工,並沒有負責的計畫(Project),自然沒有營業發展與獲利,所以也沒有獎金,只有底薪,少了一年發放兩次的獎金,遭到的影響會很大,也可說是被直接減薪。要員工只靠底薪養家活口,乃至不知道要比及那一天才能被其他單位挑中選上,就讓許多華碩人等不下去而選擇自行離開。到底有少人被編入華碩人力平台呢?華碩內部員工遍及撒佈:「有跨越千人編制到人力平台傍邊翻譯」對此華碩履行長沈振來暗示:「遭到影響的員工有數百人,此中行動通信部分是占最大都的」,華碩發言人吳長榮彌補表示:「沒辦法給一個明白的數字,因為人數是浮動的,就是數百人。」不肯意申明這個數百人是在哪一個規模以內翻譯曾在台商與外商都服務過的資深工程師Hank認為:「沈振來給員工的組織調劑說明中看不到具體的內容,分外是『公道的incentive(嘉獎)』,這樣的簡單文字的論述,看起來是太虛幻的說法,什麼是公道,有說跟沒說一樣。」再者「企業應當也沒那麼笨,寫了下去就沒有機會動手腳了!」他說,一般企業都只會寫公司盈餘幾何%當盈余分給員工,至於要怎麼分派,官方說法是依照職等、考成計算,有的公司還會以事業單位(BU)的盈虧做分派,也就是所謂BU自尊盈虧;沒有本身的Project(專案),那Talent Pool要分什麼?所以才說這信是寫給門外漢看的。華碩公關對此回應,華碩人力平台的設計會對人員的特征來設立建設群組,例如硬體、軟體、管理、品管等、妙技訓練,也鼓動勉勵同仁提案,提案若取得華碩董事會審核贊成,就可以與華碩合資成立公司,也是一種創業的體式格局翻譯對此,Hank則直接說:「一群在冷宮的人提案會有人理?!真當大家都傻了。」直言華碩人力平台就是冷宮。(胡華勝、潘以泓)
本文引用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0816/1182839/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天成翻譯
留言列表